超級正向思考的致富之道,但絕非能快速或輕鬆達到,十分考驗專注意志力與信念。
這本書是19世紀末的書了。
作者:華勒思‧華特斯(Wallace D. Wattles, 1860–1911), 美國新思維運動的知名作家。他在經歷一連串人生的挫敗後,開始研究哲學與宗教,整理出「必然致富的法則」,並依照這套法則實踐親身實證,在去世前累積了大量財富。晚年依然寫作不輟,《致富科學》是他最知名的作品。
先說結論:
「必然致富的法則」就是:
願景+意圖+信念+行動+感恩+意志=成功致富。
看起來就是這麼簡單,但實際上,實踐起來真的不容易,很困難,要能夠堅持下去,不管是時間,或是意志力。
再多一些地說明「必然致富的法則」,他就會是:
1. 你必須有清楚的「願景」,知道自己「想要什麼」,及「想做什麼」;運用「觀想」在心中形成一幅細節明確的心中圖像。
2.‧有實現這個願景的「意圖」和堅定不移的「信念」。
3.此時此地,就開始有效率地「行動」吧!
4.心存「感謝」,會讓你與偉大的造物主(或宇宙能量)有更緊密的連結。
5.運用「意志」,將所有可能模糊願景、動搖意圖、熄滅信念的事物都拒於心扉之外。
6.將「競爭性思維」轉化為「創造性思維」,才能幫助自己和他人一起提升。
還是覺得有點模糊,對吧?
那我就來再說明詳細一點:
一、「無形之本源」創造出「實有」
宇宙萬物都源自於同一個「無形之本源」(Formless Stuff),它是所有思想的源頭,而且雖然它是無形的,卻能夠產生「實有」(Substance),創造出具體實在的事物。所以,這世界上,自然界中所見的一切形體和進展,都是「本源的實有」(Original Substance)之中,每個思想的具體表現。這就是這本書最基礎核心的思想觀念。
首先,你要先相信這個觀念,或者你可以先稱為是假說。
人類就是自己能思考,將自己的思想傳達給「無形的本源」(Formless Stuff),讓它幫忙創造出全新的事物。所以人類思考構思的各種事物,才會被創造出來。
二、思想創造實像
一個人如何思考,會直接影響他做事情的方式。首先必須先學會能夠按照你想到的方式思考,這其中關鍵在於不被現實「表象」(appearances)左右。
所有人都具備思想的能力,但很容易受到現實的「表象」影響。
你要相信你心中所想的「真相」(Truth),相信自己心中所想為真,而且能堅定不移、持之以恆,這就是最難最累之處。
例如:若你身處在疾病或貧窮的表象之中,思想要能夠不被影響,是需要力量的。若思想被疾病/貧窮的表象左右,那心中就會產生相應的想法,最終導致疾病/貧窮發生在你身上。所以,要成為自己「思想的主人」,獲得力量的唯一方法,就是「看破一切表象」,並堅信背後的事實:這世上有一個「思想的實有」;任何一個存在「實有」的思想,都將具象成為一個實體。
三、生命會不斷成長
所有的生命的生長過程中,就是會不斷成長。每一個生命,永遠會「變得更豐富」,這是生命的本質上驅使,追求提升。我們人的智慧裡的每一個思想,會促使我們開啟另一個思想;每了解一個事物,會促使我們了解另一個事物;學會每一項才能,會促使我們萌生學習另一項才能的渴望。
學得越多,做得越多,生命發展就越豐富越完整。而致富才能夠享有豐富資源,滿足生命更豐盛,最完成呈現的渴望。
生命的渴望,就是造物主的渴望。如果你有豐富的資源可用,你才能夠更展現自己,而造物主才能夠透過你來展現他自己。宇宙希望你能夠擁有你想要的一切,大自然會幫助你執行你的計劃,所有事物都會為你存在。
只要你的意圖和「宇宙」/「造物主」的意圖是一致的。
四、追求完整的生命
你追求的是真正完整的生命,而非單純的享樂或肉體的滿足。
生命是各種機能的展現,在生理、心理、以及靈性的各種完整且均衡的發展。生理機能是生命的一部分,身體正常,健康需求滿足;心智上的愉悅也是生命的一部分,滿足求知慾,增廣見聞,實現抱負;靈魂上的助人慈善和犧牲也是生命的一部分,這些都是你想要致富的原因,三者都一樣重要。
極端的利他思想,並不會比過度的自私,更好或高尚。捨己為人也是。
造物主想要的是,你盡可能地成就你自己,這是為了你自己,也為了他人。生命要獲得最好的展現,唯一辦法就是致富。
五、捨棄「競爭性思維」
「實有」的渴望是造福天下萬物,存在於萬物之中,他是以「使全天下的生命更完美豐富」為出發點。所以,「實有」不會為了你而奪走其他人的資源,而是創造出屬於你的資源來給你。
競爭性思維 就如 :奪取別人的事物,與人斤斤計較,欺騙別人,占人便宜及壓榨他人,覬覦別人的財產。
你該成為的是一名創造者,而不是一個競爭者。
如此一來,你終將得到你想要的東西,而在這個創造過程中,別人也會因此而獲得比現在更多的事物。
透過競爭而得的財富,既不永恆,也無法讓人滿意。因為這些財富稍縱即逝,今日或許落到你的手中,但明日可能轉眼又被他人奪去。
不要把眼光放在看的見的供給上。請將注意力放在那「無形的實有」中蘊含的無限財富上,而非既有的有形財富。
不用擔心有一天全世界都會被那些財團買走。
不用害怕自己會被別人「捷足先登」,而失去所有屬於你自己的事物。
當你從「競爭性思維」中跳脫出來,進入「創造性思維」時,要謹慎檢視每項交易。要記得,進行商業交易時,提供給他人的使用價值,永遠要高於你從他人身上取得的金錢價格。如此,你的交易行為,才能使這個世界的所有生命越來越豐盛。
六、想像你已經擁有你想要的東西,越具體越好
如果你想要一個物品,你在心中要有正面的思想,要相信這個物品已經在製造中,或者已經在運送到你那的路上了。一定形成一個想法,就要持之以恆,並且絕對相信這個物品在到來的路上了。
如果你堅信,你想要致富的渴望,其實就是「全能之神」想要更完全展現自我的渴望,那你就能擁有不可動搖的無敵信念。所有的一且,都是造物主透過人類尋求展現的機會。造物主讓一切發生,是因為他自己想要享受及欣賞這一切。 你不用擔心自己要求的過多,你應該專注的任務是努力實現造物主的渴望。
七、心存感謝,與造物主建立和諧的關係
為了能讓你的思想傳達給「無形的智慧」,你必須跟他建立起和諧的關係。
「心存感謝,能使你更靠近這個宇宙的創造能量」,能以和諧的創造性思維來思考,並避免陷入競爭性思維之中;讓你具有「整體觀」,避免侷限認為供給是有限的。
「感謝的法則」,是一項自然法則。
你在心中對「造物者」的感謝,是一股力量的釋放。而這股力量一定會回傳給你祝福。如果你的感謝越強且持續不斷,那麼來自「無形的實有」之回饋也會越強且持續不斷。
缺乏感謝,人就沒辦法從不滿現況的思想中跳脫出來。一旦陷入不滿現況的思想泥沼中,就會越陷越深,每況愈下。
你把注意力放在平庸,貧窮低下等一切不好的事物,那麼這些事物會出現在你的心中,你就會將這些傳給「無形的實有」,最後,平庸,貧窮低下等不好的事物,就會來到你的身邊。
相反的,要是你把注意力放在一切最好的事物上,那你就能被美好的事物包圍,並且你也變成最好的。
信念也是源於感謝。因為心存感謝,夠讓人期待美好事物的發生,而這份穩定的期待就變成堅強的信念。
八、你的願景要越清晰越好
當你要將心中所想傳給「實有」時,請記得用語意連貫的句子來表達。你必須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,並且描述得很具體。若傳達語意不清或模糊的期待,無法讓創造性力量開始啟動。你的「心中圖像」,願景藍圖能夠視覺化,可以幫助你的心中願景更清晰,持續保持。你不需要整天聚精會神地想著這件事,你所需要做的,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並讓你的想法深固、常駐在你的心中即可。你的圖像愈清晰堅定,描繪細節越清楚,你的渴望才夠強大。
九、具備實現的信念與意圖:「意志」
在你清晰的「願景」背後,必須要有「意圖」去實現他。在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後,就是要學習如何適當地使用你的「意志」。
首先,你得知道的事:
你應該僅將自己的意志力施加在自己身上而已,而非外在的事物之上。
將自己的意志力施加在其他人身上,逼迫他們去做事是不對的。和以武力去強迫別人一樣,都是掠奪他人,你沒有權利。就算是「為了他好」也不行,這是因為 你並不知道什麼才是真的對他有利。
當你知道你應該怎麼思想以及行動的時候,接著你就必須運用你的意志,要求自己去想、去做這些對的事情。將你的心智放在自己內在就好。
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狀況,但這些狀況正在逐漸遠離,你一直它們去研究反而無用。你一直不願放下,只是減緩這些狀況遠離的速度,讓他們糾纏著自己不放而已。
在競爭的世界上,一切的爭奪都是對造物主不敬的。然而當我們轉向創造性的心智,一切當是截然不同的光景。
十、按造「必然致富法則」採取行動
以「必然致富法則」來思想,將會帶你步入致富之道,但你不能光是依靠思想而不付諸行動。我們目前還沒有到達不透過自然過程,或不需要人類雙手工作,就能夠直接從「無形的實有」創造出東西的境界。還是必須以個人的行動來支援他的思想。
思想的科學運用方式,包括三點:
- 你要將你想要的一切,形成一個清晰而明確的「心中意象」。
- 你要堅持住想要得到的「意圖」。
- 以「感恩的信念」,相信你想要的一切會成真。
接著,你也必須按造「必然致富法則」來採取行動。思想和個人行動必須結合一致。
十一、此時此刻就開始行動
你必須「現在」就採取行動。你無法回到過去採取行動,而且為了讓你的心中願景更清晰,必須讓過去完全拋諸腦後。你也無法在未來開始行動,因為未來在此時此刻還沒到來。不要浪費時間去擔心未來如果發生緊急狀況時要如何應付才好。
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,去應付來到的一切突發狀況。
如果你在行動的當下,你的心思卻老想著未來,那你在當下行動就會心不在焉,自然也就不會有效。
你的行動,不管是什麼,最好都跟你當下的工作或事業有關,並且最好跟你當下環境中的人事物有關。
你不能在你不在的地方行動。你只能在你當下的地方行動。
不要煩惱昨天的表現好不好。請專注在你今日的表現。
不要想把明天的事挪到今天做。因為等到需要做的時候,自然會有充裕的時間讓你做。
不要想等環境改變後再開始行動。而是付諸行動去改變環境。
不要因為自己被放在錯的職位上,就覺得洩氣、自怨自艾。沒有人會因為一時被放錯了位置,就永遠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地方。
(未完成)
結論
致富是人生的權利,是造物主設定每個人都能達到,提升生命豐盛與渴望的唯一辦法。作者建立了一套「必然致富的法則」,教導如何想思想與行動連結,啟動創造性思維,並有所行動。而這個行動,就是要對自己現在的職務做得更多,他給予別人的使用價值,必須高於他得到的金錢價格。如此一來每項交易都會讓生活更美好。
這真的很不容易,但也是很清楚實在,不隨著時代科技進步,而有所不同。因為人類就是這樣子被設定的,這樣的想法,我認同。